“茹紫书屋”最新网址:https://www.rzfjzs.com,请您添加收藏以便访问
当前位置:茹紫书屋 > 其它小说 > 晚唐浮生 > 第1311章 调动

第1311章 调动 (第1/3页)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好书推荐: 召唤神兵时代 莫晓蝶陆晨旭 洛锦书谢不臣 陆景琛顾南舒 顾南舒 皇后是朕的小青梅 穿成炮灰后我被偏执反派盯上了 叶无缺玉娇雪 武动神尊 人在风都,开局是A哥上司 方志强王亚欣 当太后不如嫁纨绔 春风也笑我多情慕南意 城里的魔法师 素锦图 仙帝奶爸在都市 唐梦欣秦时 玉露破金风 徐牧林初夏 孟朝顾坤

第1311章调动

镇州城西的大营内,紧张的交接正在进行。

关内道州军都指挥使李柏带着大批兵马,从北城开赴西城,接替防务。

佑国军军使丁会刚刚接到命令,汇合铁林军符存审部,向西入井陉。

丁会是“文化人”,当然知道这份命令意味着什么。

井陉这个地方,可真是河东咽喉之一。

秦始皇十八年,攻赵,王翦下井陉。

三十七年,始皇崩于沙丘,秘不发丧,又从井陉抵九原。

韩信击赵,亦下井陉。

安史之乱时,河东、河北军队亦反复进出此通道。

这么一个“车不得方轨,骑不得成列”(李左车语)的咽喉要道,居然让人随意进进出出,实在不应该。于是,唐肃宗乾元年间于井陉置承天军(今娘子关西南),算是将这个咽喉要道给堵上了。

要从井陉入河东,必过承天军。那么问题来了,晋兵让你过吗?

“军使,圣人既有令,通关当无碍。如今河东这个样子,守军多半也无斗志,半推半就降了也不稀奇。”副使孔勍走了过来,说道。

“你说得也有道理。”丁会说道。

手底下满打满算就一万两千人了,实在不想再起战端。如果能和平解决,那真的再好不过。

本钱,谁都不会嫌多的。

“接应使到!”远处驰来十余骑,领头一人赫然便是刚被任命为井陉承天军接应使的符存审。

“丁将军!”

“符将军!”

二人相对见礼。

“儿郎们可已集结完毕?”符存审马鞭遥指已在旷野中列好阵的佑国军武士,问道。

“佑国军皆在此间了。”丁会答道。

“那就请丁将军拣选精锐为先锋,昼夜兼程,赶往承天军。”符存审下令道。

“孔勍!”丁会也不犹豫,直接喊道。

“末将在。”

“你领两千精兵,当先开道。”

“遵命!”

孔勍是丁会老部下了,也是沙场宿将,闻言立刻点了两千战兵,打着旗号西行,直奔井陉县。

“符将军,铁林军……”丁会迟疑道。

“圣人有令,铁林军亦要西行。”符存审点了点头,解释道:“其实并非要战,承天军镇将李承约本燕人,早有降意。我军兵至,则开城请降矣。”

“那守军是否愿意降?”丁会问道。

这年头一座城降不降,守将说的可不一定作数,还得大头兵们同意才有用。

“承天军将士半为燕人,亦愿降。”

“如此,大事济矣!”丁会笑道。

笑完,又回头看了看高大的镇州城,呸了一口,道:“这鸟城,坑死老子了。待料理完河东,再来收拾王镕。”

“料想那时镇州贼子也灰心失望,无甚战意,可一鼓而破。”符存审说道。

镇州、太原之间,四五百里的距离,过了承天军,再无雄关险隘,可轻松开至晋阳城下——如果你忽略沿途河东州县的话。

事实上,符存审也很好奇。当他们这三四万大军开过去时,河东军民会是什么反应。

主动进攻?作壁上观?还是据城死守?

没有人能回答,一切都得边走边看。

镇州城头,王镕手扶女墙,死死看着城西夏军的营垒。

这会是战斗的间隙,相对比较平静。不然的话,王镕也没那个心情上城头鼓舞士气——鼓舞个鸡儿!

“夏人要去哪?”王镕看了半天,不得其解,问道。

“向西的话,必去井陉县、天长镇。”判官周式很肯定地说道。

“天长镇……”王镕嘴里发苦。

那是他的伤心地。

天长镇就是他重修的,为了堵住从井陉下山的晋军。前唐末年,晋军围攻天长镇,他率军三万救援,结果在叱日岭为李克用大破,损兵折将。

当年的李克用,叱咤风云,勇不可当。刚刚吞并了昭义镇全部,随后把目光放在了成德镇身上,与义武军王处存联兵合攻,若非幽州李匡威来援,可能会让李克用进薄镇州城下。

但这才过了十来年,风云变幻,世事无常。李匡威已然不知道死在哪个荒郊野岭,李克用也一病不起,留下他艰难应对,左支右绌,甚至连投降都做不到。

“过了天长镇,六十里至娘子关故城,再十里至承天军城,夏人这是奔河东去了。”周式摇了摇头,道:“他们如此笃定,定然已安排好了一切,大帅……”

“我看得出来。”王镕默默说道。

他甚至怀疑,李克用是不是已经死了,河东势力土崩瓦解。承天军镇将李承约急着投靠新主,引夏兵入河东,抢占晋阳。

转念一想,邵树德似乎不需要搞得这么复杂。晋王之子李存勖就在北平,邵树德以女妻之,待之甚厚。夏、晋两家,本来就勾勾搭

章节报错(免登录)
上一章 章节列表 下一页
随机推荐: 武道天帝 一品女仵作 末世法师 很纯很暧昧 饕餮娘子(全集) 会读心的甜O是个漂亮笨蛋 我竟然能预知未来 旧日学霸 他的小县主 南朝春色